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如何缴纳个税?个体工商户如何申报个税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兼职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兼职收入作为个人额外收入的来源,受到许多人的关注。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如何缴纳个税呢?本文将为你全方位解析个人兼职个税缴纳的相关问题,并附上实例讲解。
一、个人兼职收入的概念
个人兼职收入,是指个人在正常工作以外,从事某种工作或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兼职收入可以是工资、薪金所得,也可以是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财产租赁所得等。
二、个人兼职收入个税缴纳政策
1.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取得的兼职收入属于“工资、薪金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2. 税率
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税率根据所得额的不同分为七个档次。具体如下:
级数 |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
1 | 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 | 3 | 0 |
2 |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 10 | 210 |
3 |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 20 | 1410 |
4 |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 25 | 2660 |
5 |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 30 | 4410 |
6 |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 35 | 7160 |
7 |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 45 | 15160 |
3. 计税方法
(1)综合所得税制:将个人取得的兼职收入与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按照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专项附加扣除:根据国家规定,个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可以享受一定的专项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等。
三、个人兼职收入个税缴纳实例
假设张三在某公司上班,月薪10000元,同时在一家培训机构担任兼职讲师,每月收入5000元。
1.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1)工资、薪金所得:10000元
(2)兼职收入:5000元
(3)合计:15000元
2. 计算应纳税额
(1)适用税率:25%
(2)速算扣除数:2660元
(3)应纳税所得额:15000 - 5000(专项附加扣除)= 10000元
(4)应纳税额:10000 × 25% - 2660 = 740元
四、个人兼职收入个税缴纳注意事项
1. 如实申报:个人兼职收入应如实申报,不得隐瞒、少报。
2. 及时缴纳税款:根据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应按月缴纳。个人兼职收入应在取得收入的次月15日内缴纳税款。
3. 保留相关凭证:个人兼职收入所得,应保留相关凭证,如劳动合同、收款凭证等,以备税务机关核查。
4. 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根据国家规定,个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可以享受一定的专项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等。
个人兼职收入作为个人额外收入的来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了解个人兼职收入个税缴纳政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个人财务。希望本文能为你提供有益的参考。
兼职工资怎么报个税
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800元。劳务报酬所得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是:
1、应纳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收入额-800x适用税率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
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个人与其兼职的单位存在实质的雇佣关系,则其兼职单位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个人应于次月十五日内合并当月两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选择到其中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办理自行纳税申报。
兼职人员的工资如何申报个税呢
1.如果个人与其兼职的单位存在实质的雇佣关系,则其兼职单位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个人应于次月十五日内合并当月两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选择到其中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办理自行纳税申报。这里,是申报方法之一,需要按照这种方法申报。
2.如果个人与其兼职单位不存在实质的雇佣关系,则兼职单位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如果按照“劳务报酬所得”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属于连续性收入是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计算纳税,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里,是申报方法之二,需要按照这种方法申报。
3.工资、薪金所得是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劳务报酬所得则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取得的报酬。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后者则不存在这种关系。如果判断不清由主管税务机关鉴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个人兼职收入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兼职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缴纳方式如下:
一、缴纳原则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兼职和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收入如何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382号)文件规定,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缴纳方式存在实质雇佣关系
如果个人与其兼职的单位存在实质的雇佣关系,则其兼职单位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个人应于次月十五日内合并当月两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选择到其中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办理自行纳税申报。
不存在实质雇佣关系
如果个人与其兼职单位不存在实质的雇佣关系,则兼职单位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
劳务所得按次征税,而不是按时间区间。起征点是800元。
三、税额计算劳务报酬低于800元:应纳税额= 0。劳务报酬低于4000元:应纳税额=(劳务报酬- 800)×适用税率(20%)。劳务报酬高于4000元:应纳税额=劳务报酬×(1- 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此外,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加征五成。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四、案例分析案例一:小汪一次性取得劳务报酬80000元,需缴纳个人所得税18600元。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80000× 80%)× 40%- 7000= 18600元。
案例二:小汪一次性取得劳务报酬50000元,需缴纳个人所得税10000元。
个人所得税=(50000× 80%)× 30%- 2000= 10000元。
案例三:小汪一次性取得劳务报酬3500元,需缴纳个人所得税540元。
个人所得税=(3500- 800)× 20%= 540元。
案例四:小汪在一家学校做兼职讲课,2018年12月讲课三次,每次2000元,需缴纳个人所得税960元。
个人所得税= 6000× 80%× 20%= 960元。
案例五:2018年12月小汪从A公司分别取得税务咨询劳务所得2000元、讲课费3000元、代办服务收入5000元,需缴纳个人所得税1480元。
个人所得税=(2000- 800)× 20%+(3000- 800)× 20%+(5000× 80%)× 20%= 1480元。
五、注意事项兼职收入也是个人收入中的一部分,需要纳入个税之中进行缴纳。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兼职的工资并不算很高,没有超过起征的额度,因此不用交税。年所得达到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应当在纳税年度终了后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注:以上图片为示例,实际缴纳流程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个人兼职收入的个税缴纳需根据是否存在实质雇佣关系来确定缴纳方式和税额计算方式。同时,纳税人需注意年所得达到12万元以上的自行纳税申报要求。
兼职的个人所得税如何缴纳啊
兼职所获得的报酬一般属于劳务报酬,因为兼职通常不是因为与某个用人单位达成了劳动关系,而是个人的劳动。
劳务报酬所得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是: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0,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收入额-800;
劳务报酬超过4000元的应纳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是: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收入额x(1-20%)。
劳务报酬所得的适用税率有3级,分别是:
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是20%,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20000元但不超过50000元的税率是30%,速算扣除数为2000;
超过50000元的税率是40%,速算扣除数为7000。








